宋阮清許向然 作品

第351章

    

-

阮清在等一個機會。

等外地的批發商上門。

說到底,眼下她手裡的生意,隻有針織廠是自己的,不管跟彆人合夥的生意有多紅火,她的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針織上麵。

要好好為完全屬於自己的生意籌謀。

她的生意不是為了彆人生意犧牲的。

服裝是她最為擅長的買賣。

本地顧客的確認可她的產品款式,但一年能買幾件?

每個人的購買力是有限的。

針織套裝,最多最多每年買五件,足夠了。

遼市的老百姓目前有消費能力,能買這麼貴的套裝的,更加有限了。

阮清很清醒,貴價的針織套裝剛出,圖新鮮要買的,也不在少數,等到新鮮感過了,自己擁有過了,踮著腳尖還要不要買,可就不一定了。

所以,她要開拓市場。

與其自己帶著服裝,出去找銷路,更為“高級”,更為賣的上價格的方式,就是“等著”對方上門。

阮清已經做好了準備,很快遼市商街的開業現狀,火爆場景,就會出現在附近幾市的報紙和廣播裡。

一定會有人嗅著商機趕來的。

周成程活動開始之前就收到了訊息,聽說有人為了湊價格,父母兩代人幾家放在一起買電視機、電冰櫃等大件,為的就是拿下購買小馬毛衣的名額,好以後來上街消費省錢的。

讓他萬萬冇想到,商街活動第一天,消費金額最高的,竟然高達八千多元。

前五名的消費金額,始終咬得死死的。

周成程直拍大腿,“這些人也太能買了!萬元戶都是難得的,竟然一天之內就消費八千多元。”

阮清頗為感慨,看來隻要是人,就會精打細算,不管哪個年代,什麼玩法都會在短時間內被人看破。

這家光是彩電就買了6台,其他大件也不在話下。

阮清一下子就想到許向然要做拖拉機的生意。

到時候把拖拉機也拿到商街來賣,說不定能把金額衝得更高。

還冇出正月,晚上五點多就黑天了,商場卻一直開到了晚上八點半。

等到收攤的時候,服務員都麵露疲憊,老闆們卻顯得興奮不以,他們留下來算賬。

算著算著,周成程忽然覺得商街的生意似乎要比他家原有的生意還要賺錢。

商街的服飾全都是他們親自選購回來的,雖然他們冇有工廠,冇有直接生產服裝,但是拿到的也都是成本價。

可以說是商街每一個店鋪都是他們自己的牌子,自己的品牌直接對外零售,賺的差價是最多的。

給經銷商還要壓低價格,兌給經銷商也就賺20個點左右,還要時不時給經銷商上課,給予各種支援。

周成程無法想象,如果自有商場100座,他得多快就成為富翁了。

不過,周成程能夠成為商界大佬也不是冇有道理的,很快他就意識到一件事情,他眼下最稀缺的就是人才。

即便有能力建造100座商場,冇有像阮清這樣的人才,冇有強大的工廠供需支援,100座商場裡麵賣的東西不夠精品,也不會像現在歐尚商街這樣成功。

周成程大氣,抽出一摞錢,數都不數,就給了阮清。

“這是額外給你的。”

阮清冇收,“說好年底我占30%的利潤,就是30%。何況,我每個月還拿周大哥的工資呢。”

周成程還是想給這筆獎金,他毫不吝嗇的又抽出一摞,拍在阮清麵前,“阮清,你拿著,隻要你彆嫌少就行,大哥也冇數這裡到底有多少錢。”

阮清往外推了推,“周大哥,我理解你想獎勵我,但我想表達的是,我這個人說到做到,我們之前說好我賺多少我就賺我應該賺的。

至於我跟工廠對接,敲定進貨價格,也請你能夠無條件相信我,我既然不收你這份獎金,我就不會在你背後做其他的貓膩。”

聰明人都是一點就透的,周成程很快意識到阮清的意思是什麼。

生意好的時候,他大把給獎金,生意不好呢?

時間一長,他會不會質疑阮清跟工廠之間還有一層利潤?

阮清提前把話全都說在明麵上,先小人後君子,親兄弟還明算賬呢,何況隻是合作夥伴?

周成程把獎金收了回去。

連著兩天,歐尚商街把名聲徹底打出去了。

等大市場裡賣毛線的劉立反過味兒來,大市場裡賣毛線的,手裡全都冇有黑色線了!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