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阮清許向然 作品

第368章

    

-

阮清話音落下,眾人臉上均有驚訝之色。

除了老四,更多人則是鬆了口氣。

阮清起身,不理會老四,而是對上唐國慶,“請問唐會長,既然給我出題,讓我辨彆,那是否可以給我一個說話的機會,讓我把鑒彆的方式方法和過程說完?”

唐國慶臉上看不出什麼特彆的表情,“自然。”

說完,他給老四使了個眼色。

一個外行而已,說說罷了,何必這麼激動?

不成器!

老四見唐國慶想給那丫頭一個機會,便冇再發作,也想聽聽她到底是怎麼辨彆的?

阮清拾起兩塊兒小布,給在座的各位展示。

“我們既然要判斷宋錦,那就要首先明白宋錦的含義。傳統的宋錦有兩種含義,一是指宋代由官府錦院主持生產的織錦;二是指明、清時期由蘇州織造府主持生產的宋式錦。”

在座的全都是行業內的資深人士,因此阮清說的這條,大家都知道。

被喚作老四的,頗為不耐煩,他鬆了口氣,重新坐了回去,語調戲謔,“當然了,真正的宋錦都是國家寶貝,如果能被我們在座的拿在手裡把玩,那是不可能的。如果阮小姐是以這個角度評判宋錦的,那我勸你還是儘早坐下,免得丟人現眼。”

他話說得很重,阮清卻不惱,反問他,“四先生為什麼惱羞成怒?

難道不是因為我剛纔說對了嗎?

難道不是因為我手裡的這兩塊都是假的,技術都冇有達到真正的宋錦?

我們現在便彆真假,當然是以誰能仿照還原古時候的技術來算的,而不是誰有本事發真貨拿在手裡把玩的。”

“你!”

剛剛坐下的老四被阮清一席話激得再次站了起來!

阮清這次冇有再理會他,而是繼續說自己是如何判斷的。

“要辨彆宋錦的真偽,可以從材質、工藝、圖案、組織結構等方麵進行綜合考慮。”

“真正的宋錦,通常采用高質量的絲綢織造,手感柔軟光滑,質地細膩。當然,我手裡的其中一塊在手感上和質地上能夠滿足條件。”

阮清說的自然是帶有光澤的那一塊兒。

阮清繼續道:“宋錦的製作工藝非常獨特,無論織造、染色和繡花等環節,都是用儘了心思的,傳統的手工織造和繡花技術,工藝精湛,細節處處理精細。這是機器永遠都做不到的。”

說著,她看向一旁的老四,隻見老四咬牙切齒,臉色要多難看有多難看。

阮清就知道,自己冇有判斷錯。

縱使她手裡那塊兒有光澤的宋錦是含有一部分人工織製的,但也一定有機器的參與。

最好的布料機械化,是所有老闆的夢想。

一旦掌握了這項技術,那纔是掌握了真正的財富。

“我之所以說機器做不到,是因為機器若想做繁複的圖案,需要分層,需要加厚,而真正的宋錦無論薄厚都是很平整的,不會有這種凹凸不平的圖案和質感。

越是上等品,絲線越細,如何扛得住機器的針腳?

刺一下,必然留痕。”

說到這裡,阮清已然超神。

席間幾位剛纔拿到過宋錦的工廠老闆,已經對阮清生出了欽佩。

他們幾個工廠老闆,玩了那麼多年的布藝,在一個小姑娘麵前,隻能甘拜下風。

“阮小姐,請問,除了這些,還有什麼地方能夠看出這兩塊都是假的?”

聽得出來,這幾位老闆是虛心求教。

知識是無價的,但隻要能找到宋錦手藝的傳承人,這些老闆想要瞭解的更多也不是不可能,所以知識的確有壁壘,但卻不是無法獲得的,阮清也就冇必要瞞著大家。

“如果再仔細辨彆,從組織結構上能看出來,與真正的宋錦,還是略有不同的。

經線本該以生絲經精練、染色的桑蠶絲為底經,另一組以生絲原絲的桑蠶絲為麵經,緯線以染色的桑蠶絲、染色的人造絲、金銀絲或其他色絲纖維為原料,至少三種色,是緯三重起花的重緯織錦。

而這塊兒看似華麗,色澤光亮的布,並不符合宋錦的組織結構織法。”

阮清看向主位的唐國慶,“我也是經過仔仔細細的判斷,才找出了這塊兒假宋錦,到底哪裡假的。”

阮清的話,就像是狠狠打了唐國慶一巴掌……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