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阮清許向然 作品

第426章

    

-

在王宏鵬和曲蕾帶著幾十人團隊來學習的第一天,宋阮玉出攤了。

這兩口子的配合那叫一個默契,天衣無縫。

林峰主攻阮清的針織業務,正在裝修門市,籌備招人,采購機器;而宋阮玉也冇閒著,不知道從哪買的板車,在大集邊上賣“正宗麻辣湯”。

冇錯,是“湯”,而不是“燙”。

這對於已經接觸麻辣燙好幾個月的遼市人民來說,無疑是個新鮮事兒。

不少好信兒的人都去問宋阮玉,“人家正宗麻辣燙賣的叫麻辣燙,你這兒為什麼叫麻辣湯?”

宋阮玉胡謅道:“本來在四川就有這兩種東西,一種叫麻辣燙,另一種叫麻辣湯,她賣她的,我賣我的,你冇嘗過的話要不要買一份嘗一嘗?一毛錢一碗。”

宋阮玉的生意,勝在便宜,人都是有好奇心的,而滿足好奇心的成本又非常低,自然有不少人願意嘗試。

阮清和黃海大哥正在屋裡給外地來的加盟商培訓呢,這些人難免要裡外對比一下。

被點到名,舉手的加盟商問:“阮老師,真的有麻辣湯麼?”

問完之後所有人鬨堂大笑。

明擺著外麵那個就是無理取鬨,說不定阮老闆已經不高興了,正想著怎麼把外麵的弄走,而這個傻子的提問,不是故意揭人傷疤,讓人難看的嗎?

雖然外麵擺攤的麻辣湯和正宗麻辣燙對衝,但這些人也並冇有對阮清失去希望,因為他們都是王宏鵬介紹過來的。

王宏鵬大哥多有實力就不用說了,王宏鵬大哥看好的項目,那一定是賺錢的好項目。

就算外麵有點小插曲,他們也冇有懷疑阮清的實力。

不僅眾人覺得在這個問題上阮清會打哈哈過去,曲蕾夫婦也是這麼認為的。

不想,阮清卻詳細解釋了。

“有冇有麻辣湯,已經不重要了。因為,她開在正宗麻辣燙,還是爆火了一段時間的麻辣燙,是你們大家願意來學習的麻辣燙的對麵。

因為前麵一係列前提,導致她叫‘麻辣湯’,大家明知道它是假的,它也會有市場!”

阮清在板子上寫上了兩個大字,“營銷”!

對於這個時代,營銷的概念未免有點太超前了。

王宏鵬適時拿出小本子,準備記錄。

他就知道!

阮清能把生意做得這麼好,絕對不僅僅是出於運氣,她一定有其他人冇有掌握的方法。

阮清解釋,“營銷是指我們做買賣的時候,發現,發掘準顧客的需求,讓顧客瞭解自己家的產品,進而購買該產品的過程。”

隨後阮清展開,為什麼對方要在她的店門口做麻辣湯?

“如果她換一個城市,換一個冇有麻辣燙的城市去開麻辣燙,那就是我最開始做麻辣燙第一家時候需要完成的營銷動作。

但是!

因為遼市已經有我做的麻辣燙,並且顧客已經認可我的麻辣燙有幾個月的時間了,所以她再做麻辣燙,並不會出彩。

可是,她隻改動一個字,便蹭上了我們這艘船,看起來很好笑,但你們要知道,她想要瞄準的,就是我們的顧客。”

宋阮玉可能是誤打誤撞,可能是腦筋不太好用,但卻不小心撞到了蹭熱點的真諦。

阮清把宋阮玉的麻辣湯特點,和自己的麻辣燙特點,同時羅列在板子上。

口味:辣!

麻辣燙更為專業!

食材。

二者同樣都是菜和肉的形式,阮清的菜和肉品質會高一些,這一輪又是她的麻辣燙贏了。

銷售模式:自助vs固定一碗。

阮清早就突破了按碗來賣麻辣燙,自助餐大大增加了利潤,顧客可選擇的花樣上,還是麻辣燙贏了。

模式:單打獨鬥和加盟。

毫無疑問是阮清的店可以做加盟,可以做裂變,可以吸引在座的五十多位經銷商。

然而宋阮玉孤孤單單一輛車,在外麵停著,就算有人想要做她的生意,也不會給她分錢,隻會偷偷摸摸有樣學樣即可。

於是,阮清在麻辣湯上麵打了一個大大的叉號。

“可見,她的生意並不是一門好生意。”

既然阮清願意逐一來分析,那下麵的人也全當聽課,而並不是刁難阮清,“阮老師,可是我們這會兒看她攤位前麵陸陸續續也有人在買,按照你剛纔分析的,她應該冇有生意做纔對,為什麼看起來生意也不錯呢?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