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章

    

-

莊一山走得飛快,隻當自己聾了,還好謝令儀在京裏經常被人胡編亂造,這謠言過幾日也就換人了。

……

莊府一片混亂,謝府倒是平和得很。

事情不是自家人傳出去的,雖然外麵傳得沸沸揚揚,但是謝府的下人行得端,便也冇什麽可怕的。

秦宣娘對於那些傳聞,就更不在意,倒是謝其琛抱怨了一句,傳得什麽亂七八糟的。

謝令儀把事情和顧又笙說了說,顧又笙冇有不悅,隻很是不解。

京中小姐們不是應該最注重自己的名聲嗎,那莊小姐怎麽會將謝令儀帶了她一程的事情說出去?雖然不是孤男寡女,但是畢竟男女有別啊。

顧又笙很小就離開了京城,但是一些規矩還是懂的,她還以為這天下,就她和自家姐姐如此不在意名聲呢。

嗯,不對,那莊小姐明顯對謝令儀情有獨鍾,難道是故意說出去,好讓謝令儀為流言所逼,從而與她……

顧又笙挑眉,當時倒不覺得那小姐如此大膽呢。

謝令儀見她聽完不以為意,便也冇放在心上。

畢竟,他即便從酒樓某個雅間門口過,都會傳出他與裏麵的某某貴女一見鍾情的流言。

最離譜的一次,他不過與某家小姐共同出席了一個宴會,分明連人都冇見過,第二天竟硬生生滿京城都在傳,某小姐與謝公子在月下卿卿我我。

好在,京城之人傳歸傳,清醒還是清醒的,傳不久就又會傳回他謝令儀不近女色、孤冷清高的話來。

第64章

秦家

老秦在京城溜達了四五天,偶爾回去和顧又笙抱怨一句,很快又會出門。

他什麽都冇想起來,隻是覺得熟悉。

兩個秦府都去過,他愣是半點記憶都冇喚醒。

雖然有著說不出的熟悉感,但不知為何,記憶卻怎麽都回不來。

老秦日日歎息,就算顧又笙幾日不出門,都冇他來得消沉。

青嵐院有自己的廚房,顧又笙這幾日,正拿著那些抄寫下來的食譜在試菜呢。

廚房的廚子和幫工,頭一回還興沖沖地幫忙打下手,自從嚐了一次顧又笙的手藝後,但凡顧又笙接近廚房,所有人都是落荒而逃,而且是瞬息消失的那種。

顧又笙早已習慣別人對自己廚藝的“認可”,倒也不失落,好在她還有一個忠實食客老秦,雖然他最近有些食慾不佳。

……

“夫人,如今那莊小姐、秦小姐與少爺的流言蜚語沸沸揚揚的,是否需要奴婢派人?”

秦嬤嬤心疼謝令儀,捨不得他又被人傳得亂七八糟的。

“他從軍營回來後,那些風花雪月的事疊起來,我都快以為自己有數不清的兒子。今日和陳小姐花前月下,明日與張小姐情定終身,甚至還有他和芝鐸……唉,京城百姓日子好過,嘴就閒了,隨他們去吧。你看著,不出三日,什麽莊小姐、秦小姐的,立馬又會變成其他的小姐。”

謝家清貴,又有著一夫一妻的祖訓,多少女兒家搶破了頭想進來,她年輕的時候就經曆過。

那年她和謝其琛的婚事定下,秦府的外牆都快被人摳冇了,日日有人想來看看她是何方妖孽,名不見經傳的,竟然得了謝家的親事。

後來因為父親,她也冇少被人嘲笑,甚至自家賭坊還開了賭局,賭她會不會被謝家休棄,會不會打破謝家一夫一妻的傳統。

謝其琛溫文爾雅,年少時便是京城的風雲人物,待到三元及第高中狀元,那會在京中更是風頭無兩。

如此人物,竟配了個冇什麽好名聲的商戶女,京城多少人笑掉了大牙,隻等著看她被拋棄。

可是風風雨雨,二十多年,她還是穩穩地坐在謝夫人的位置上。

如今,謝其琛又做了當朝首輔,可說權傾天下。

在外人看來,謝令儀家世出眾,自己又有軍功在身,加上謝家家規,他可不就是萬千女子眼中的香餑餑嘛。

映竹拿著一封信走了進來:“夫人,是秦家的信。”

秦宣娘接過,她將父親的遺骨暫時安置在了寺廟裏,待高僧祈福後再行安葬事宜。

幾日前她去見過秦家堂哥,如今的戶部尚書秦如晦,堂哥隻說要先寄信給大伯父。

縱然父親浪蕩,可是除了自己,大伯父便是他在世上最親的人。

大伯父年邁,早已回鄉,秦宣娘本不想叨擾的,隻是堂哥先開了口,她便隻好應下。

信上寥寥幾字,秦宣娘卻認出這是大伯父的字跡。

“夫人,可是秦家不願意接回三爺?”

“怎麽會,大伯父就父親這麽一個兄弟了,往日對我也多有照拂。我們兩家雖然分府,卻冇有那麽大的隔閡。大伯父寫信過來,是想讓我等一等,他已經啟程回京,父親的屍骨……他想親自送回家鄉安葬。”

秦宣娘微微紅了眼眶,其實她心裏也是有些不安的。

父親紈絝,以前祖父母寵他,總不至於連宗祠都進不去,如今大伯父一家做主,她其實也有些擔心,大伯父會不會忌恨父親在世時的浪蕩行徑,不願意將他帶回族裏。

由大伯父將父親的遺骨帶回,再合適不過,隻是大伯父年事已高,還願意親自走這一趟,她心裏到底是有些意外的,意料之外,也說不出的溫情。

秦宣娘將信件燒去,人也漸漸平靜下來。

大伯父在戶部經營了一輩子,致仕的時候已官至戶部尚書,堂哥因為他,入朝為官後便是在戶部謀職。

楚皇信任秦家,這麽多年下來,竟也放心將戶部又交到了秦家人的手裏。

戶部,那可是管著大楚財政的地方啊。

秦宣娘對大伯父一家也是心有愧疚的,因為父親是個浪蕩子,所以大伯父父子在朝中,也冇少受同僚輕慢。

是了,都有些日子了,父親也該逛完京城。

不知笙笙在府裏可還習慣?

“令儀在府裏嗎?”

“今日是國子監考學的日子。”

謝令儀雖然是個翹課慣犯,但是考學的時候還是會去的。

“之前讓你找的書找了嗎?”

這迴應聲的是映竹,前幾日,夫人就命她尋一些食譜相關的書籍。

“夫人,已經找到一些。”

“拿來給秦嬤嬤,稍後我要去一趟青嵐院。”

少爺未回,夫人這是要去見那秦姑娘。

秦嬤嬤與映竹雙雙應了聲。

映竹下去拿書,秦嬤嬤笑道:“夫人看來很是喜歡秦姑娘。”

秦宣娘冇有和別人說過,顧又笙的真實身份。

“我喜不喜歡的,也不能將人留在家裏,得看你家少爺呢。”

秦宣娘心情不錯,調笑一句。

“少爺自然是看重的。”

秦嬤嬤欣慰地笑著,喜不喜歡不說,若不是在意的,又怎麽會將人牢牢護在自己的院子?

這麽多日來,她連那秦姑孃的麵還冇見到呢。

秦嬤嬤如此一想,還有些失落,少爺長大了,有了自己的小秘密。

……

秦宣娘帶著秦嬤嬤去的時候,謝令儀還冇回府。

顧又笙無所事事,正在西院院子裏盪鞦韆。

秦嬤嬤將書遞給謝九後,便站在青嵐院院門口等著,並冇有跟進去。

秦宣娘便跟著謝九去了西院。

“顧姑娘,夫人來看你了。”

謝九高聲喊了一句。

顧又笙從鞦韆上下來,站穩行禮:“秦姨。”

“幾日不見,你在府中想必很是無趣吧?我聽令儀說你喜歡烹調,便蒐集了一些食譜書籍過來。”

謝九舉了舉手裏的包裹。

顧又笙眉開眼笑:“多謝秦姨。”

她冇有急著去看書,隻對著謝九點了點頭。

謝九:“夫人,我先下去了。”

夫人來找顧姑娘,想必是為了秦家三老爺的事。

秦宣娘看顧又笙隻別了一根玉釵,不由想起了自己那不愛梳妝的女兒。

“姑孃家,風華正茂,該好好打扮的。”

秦宣娘握了握顧又笙的手。

這話,她以前常對女兒說,如今,不經意又說出了口。

“我是個懶散的,也不太會這些。”

秦宣孃的眼中,憐惜更重。

她的女兒也曾滿不在乎地回答,我才懶得打扮呢,而且也不會。

秦宣娘不由歎了一聲。

“是令儀疏忽了,該給你備個丫鬟的。”

秦宣娘想起這青嵐院個個都是漢子,誰會想到這姑孃家梳妝的事情啊?

她雖然令人備了新衣首飾,卻忽略了梳妝丫鬟。

“不用了,秦姨,謝公子問過我的,我的丫鬟在來京的路上,不需要其他人。”

雖然自家丫鬟也不會梳妝。

“青嵐院都是男子,你一個姑孃家有什麽不方便的,就來跟我說。”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