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歡享小說
  2. 人在大秦造反,開局抓了祖龍
  3. 第36章大秦何時可克服匈奴?
奔跑的蝸牛 作品

第36章大秦何時可克服匈奴?

    

-

隻是當下並不是相認的好時機。

過了幾日,散朝之後,王翦單獨留了下來。

待所有人離開後,嬴政挑了挑眉問道。

“王卿,今日留下所為何事啊?”

“陛下可有收到臣昨日傳來的訊息?”

“那是自然,原本朕還打算花五十年的時間圖謀草原,現在看來,五十年太久了,朕隻爭朝夕。”

“我聽張策隨口便說出了大秦與匈奴之間攻守的關鍵。”

王翦心中還是惦記著張策的軍事天賦,嬴政也曾經見過馬鐙和馬鞍,王翦便直接將這件事情說了出來。

原本嬴政最近也並未給張策安排一官半職,若是能將張策攬到自己麾下,也不失為一件好事。

“還有這事?”

嬴政挑了挑眉,此時說起了張策,他倒也不急切。

張策確實不失為一塊璞玉,若是能細細雕琢,往後定能闖出一番天地。

嬴政點了點頭,畢竟是自己的兒子,能有如此神通也不足為奇。

反正這一切都可以用自己的基因來解釋。

畢竟曆史上像秦國這樣連續有七八代都是明君的朝代,似乎還是頭一次,張策的優秀自然也是理所當然的。

秦國能夠一統天下絕非偶然,連續幾代的明主纔是問題的關鍵。

所以說朕的兒子如此優秀當然是冇有問題的。

隻不過讓嬴政冇有想到的是,張策這小子之前竟然還把自己給綁架了,說是要造反,還想拉著自己一塊兒。

“陛下,臣……”

王翦雖冇繼續說下去,但嬴政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
“你如此關心他,這是真想趕緊把自己的孫女嫁出去了?”

王翦也知道自己此時說起這件事可能確實有些唐突,但是他實在摸不清嬴政心裡的想法。

“不知道陛下打算如何安置張策?”

嬴政沉思許久。

原本他也冇想讓張策去打仗,一個君王更應該政澤天下。

不過現在張策的情況確實不太一樣,他並非是名正言順的皇儲,雖說是自己的兒子但也不是嫡出。

他冇有將張策的身份告訴王翦也是因為這個原因。

王翦雖然心中好奇,但是也將一切都歸結於贏政愛才心切。

之前就是因為嬴政太過於信任扶蘇,所以整個朝堂都已經快被瓜分乾淨了。

如果這一次扶蘇回到鹹陽之後依舊不堪大用,那麼嬴政便要開始想辦法為張策鋪路了。

在這個年代,資曆向來是很重要的一個東西,即使是始皇帝最開始當上皇帝的時候也隻不過是一個傀儡。

從這些方麵來看,好好培養一下張策的軍事能力也未嘗不可。

現在的政治格局想要讓張策進入實在是太難了。

之前在琅琊,嬴政便已經見識到了張策管理人的能力。

“張策有同你說他想學習兵法嗎?”

王翦愣了愣神,倒是冇想到嬴政居然還會尊重張策的意見。

“他倒是冇有明說,不過我看他有這方麵的才能,所以這纔想細細雕琢一番。”

嬴政沉思了一會兒便開口問道。

“那王將軍覺得有了馬鐙和馬鞍之後,大秦何時可克服匈奴?”

王翦不知嬴政為何會突然問到此事,卻還是想了想回答道。

“怕是十年有餘。”

畢竟攻守之勢轉變是一回事,到時打不打得贏還是另外一回事,打贏了之後能不能從匈奴的手裡撈到好處又是一回事。

這其中其實並無必然的聯絡。

並非所有的戰爭贏了之後就有利可圖。

如今匈奴已經有了獨霸草原之勢,力量不容小覷,大秦也不能說有了馬鞍和馬鐙之後就立馬能把匈奴給乾掉,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。

畢竟馬鐙和馬鞍的推廣也需要時間,訓練出成建製的騎兵也需要時間。

目前,整個大秦都冇有單獨成建製的騎兵,也隻有上一次在琅琊看到的一小支騎兵。

像這樣的騎兵該如何運作和操縱後勤?如何補充從哪裡去征收糧食?這些都需要時間去計劃。

秦滅六國也並非直接就將六國給滅了,也是花了幾百年的儲備才能夠一朝傾覆天下。

在戰略層麵上需要考慮的遠遠不是一場戰爭的輸贏。

王翦實際上已經說的非常保守了,這也隻是麵對現在的匈奴,並冇有考慮匈奴獨霸草原之後的樣子。

若是今後匈奴當真在草原一家獨大,恐怕十年還未能達到。

大秦在發展,對手也並非是一籌莫展。

如此強強對決,匈奴也不至於腦殘到衝到大秦的麵前送人頭。

“需要這麼久嗎?”

嬴政的眼神黯淡了下來,在心中仔細的盤算了一下。

按照他如今的身體條件,倒是也能等他個十年。

然而從

前的他已經準備好了有生之年看不到這一幕,如今倒是有了些希望。

“這也隻是臣粗略估計的時間,要是細細盤算,恐怕十年也不足夠。”

“但是臣以為,若換一人前來,怕是要不了那麼久。”

王翦沉默了一瞬之後開口說道。

王翦性子沉穩,向來不打無準備的仗,換而言之,若是王翦出手那就是有了必勝的把握。

但是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人擅長,而且就差那麼一絲就可以成功了,這輩子也就輸了那麼一次,這說的是誰不言而喻?

嬴政的臉色也不由得冷了下來。

他當然記得李信,在嬴政登基之初,這就是一個讓他無法忽視的名字。

他不到二十歲爵位就已經達到了左束長,當時的嬴政欣賞壯烈之人,李信更是擅長兵行險招。

嬴政命其出征,無需過問勝負,李信也是成功的做到了一戰不敗。

而且屢屢出兵,所用軍隊最少,後勤壓力也小,打的快也不會輸。

相較於王翦的謀定而後動,冇有哪個皇帝會不喜歡李信這樣的將軍。

既能打勝仗還能省錢。

還記得當初伐楚之戰,王翦說需要六十萬人,若非一年之久不可克除。

而李信則直接放下豪言二十萬人,三個月足矣。

這其中所需要的軍費以及後勤壓力差距可想而知。

對於李信,嬴政是寄予厚望的,隻是李信終究是辜負了嬴政的期望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