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歡享小說
  2. 這個雜役是高手
  3. 第298章 一刀兩斷
就這樣忘記 作品

第298章 一刀兩斷

    

-

又過幾日,郭複徹底領悟獨孤求敗的重劍一道。

這重劍之法,比起獨孤九劍的無招勝有招又上了一層樓。

所謂“重劍無鋒,大巧不工”,其要點便是將內力灌注於劍身之中,以無堅不摧的內力來摧毀一切阻擋。

此種劍法並不倚仗招式繁複與變化多端,而是依賴於雄渾無比的內力和直來直去的劍法來克敵製勝。

猶如巨象原野之上一腳踐踏,任憑螞蟻如何費儘心機施展百般靈巧手段,終究難逃那一腳之威。

然而,領悟歸領悟,實踐起來卻是另一回事。

郭複發現,自己的內力尚不足以支撐長時間揮動重劍。每次揮劍出招不過十招,便已感到力不從心,疲憊不堪。

即便如此,郭複也深知,在當今武林之中,能夠抵擋住他這十招的人恐怕不會超過五個。

郭複想要進一步探尋木劍之道的奧秘,但身邊的神鵰卻似乎對此一無所知。

心中暗道:這類禽獸能學會用力這般直觀劍法已是不錯,至於木劍那種更高深的境界,恐怕是理解不來的。

神鵰似乎聽懂了他的心聲,呱呱叫了幾聲,彷彿在表達自己的不滿。

郭複看著神鵰的模樣,心中感到好笑,這傢夥竟然還會鬨情緒。

然而,就在這時,神鵰卻伏下身子,拍了拍翅膀,似乎在示意郭複坐上來。

郭複有些好奇,跨上了神鵰的背。

神鵰振翅高飛,衝入雲霄。

郭複緊緊抱住神鵰的脖子,風聲在耳邊呼嘯而過。

他俯瞰著腳下連綿起伏的群山,視野之廣闊令人震撼。

自從逃離襄陽城後,這是他第二次騎在神鵰背上飛翔在天空之中,那種彷彿要成仙的感覺再次湧上心頭。

在空中飛翔之際,郭複腦海中靈光一閃,想到一事。

這神鵰雖然年齡已有近百歲,但依舊精神矍鑠,飛翔之力不減當年。

如此長壽,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奇遇或者秘密。

或許自己的長生之道就要落在它身上了。

想到這裡,他對神鵰準備帶自己去哪裡,不由充滿了好奇和期待。

神鵰載著郭複,翱翔在天際,最終竟往重陽宮的方向飛去。

重陽宮,全真教總舵舊址,如今已是一片廢墟,破敗不堪。

郭複看著下方的殘磚破瓦,心中納悶,不知道神鵰為何會帶他來到這個荒涼的地方。

他心中猜測不斷,難不成這廢墟之中遺落下什麼神功秘籍麼?還是躲著什麼前輩高人?

他猛然想起,當年楊過帶著自己上山,路過此地之時,感到裡麵有人在看著自己,總之是一種很不好的感覺。

神鵰在重陽宮上空翱翔一圈,似乎在尋找著什麼。

然後,它緩緩降落,將郭複放在了廢墟之上。

郭複環顧四周,隻見斷壁殘垣,雜草叢生,一片荒涼景象。

他不知道神鵰的用意何在,於是開始在廢墟中四處探索。

走過一片殘破的房屋,踏過一片雜草叢生的空地,郭複來到了廢墟的深處。

他看到供桌上有一尊殘破的石像,正是全真教的創始人重陽真人。

當年王重陽創立全真教是為了抗金,但而今徒子徒孫們卻投奔了元朝廷,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。

不由感慨道:“重陽真人,你的弟子們竟然把你拋下了,投靠那蒙古朝廷了。”

話音剛落,卻聽哢嚓一聲,王重陽的石像向前砸了下來。

郭複連忙往後一退,看著地上殘破的碎石,心中忽有所悟。

有一種很奇怪的感覺湧上心頭,但卻也說不清楚。

過了月餘,在終南山下起今年的第一場雪。

楊驚天和宋詩道二人,自峨眉山遠道而歸,他們的身影在風雪中略顯蕭索。

他們手中所持,乃是郭襄從遠方寄來的回信。

郭襄在信中言簡意賅地闡述了當前的形勢,她提到中原各地正在悄然佈局,每一個計劃都經過多年的深思熟慮,步步為營,不容有失。推翻元朝廷的暴政並非易事,需要長時間的準備和等待。

她預計至少需要五六年時間才能初見成效,而真正的起事則至少要等到十年之後。

郭襄又言,如今起義的時機尚未成熟,若輕舉妄動,不但成功的希望渺茫,更可能將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。

她還特彆提及郭芙身為耶律齊的正室妻子,理應不會受到為難,讓郭複不要太擔憂了。

郭複閱畢信件,默然良久。

他理解郭襄的做法,畢竟她身負重任,自當以大局為重,更不能身陷險地趕赴大都救姐。

但是於他而言,這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。

隨後郭複找到楊過和小龍女,雙手緊握,向兩人深深作揖。

“師父,師孃,弟子來向你們告彆。”

楊過看著他手中拿著信件,已是明白過來:“複兒,

你還是要去麼?”

郭複眼中閃過堅定的光芒,頷首道:“至少我要知道她現在過得如何,纔可放心。我會私下去見她,不會貿然和耶律齊起衝突的。”

小龍女道:“要我們陪你一同前去麼?”

郭複搖搖頭:“師父師孃你們二人外貌太過明顯,容易被認出來。我打算喬裝混入大都,反正當今天下,見過我的人都寥寥無幾,更彆說元朝廷的人了。”

畢竟小龍女和楊過一個飄逸仙子,一個獨臂浪子,元朝廷早就畫圖懸賞他們,讓他們去大都實在太過危險。

縱使他們武功蓋世,但是遇上千軍萬馬,數百強弩齊發,也很難全身而退。

楊過笑了笑:“以你現在的武功,不說一定冇有敵手,但世間恐怕冇有人能夠留下你。”

小龍女也默然點頭,她心中雖有些憂慮,但想到郭複那神奇莫測的淩波微步,又覺安心不少。

次日,郭複收拾好行李,告彆諸人,下山朝大都走去。

大姑姑,我來找你了,你等著我。

楊過和小龍女看著他的背影,想起當年從襄陽城把他救出來之時,還是那麼一個小孩子,現在也都長這麼大了。

不過他們都忘了,郭複今年按虛歲算也不過才十歲罷了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