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晶鹽 作品

第134章 西羌王子

    

-

此時,坐在一旁的皇後發話道:“嫿兒,你兩個月前說是去江南遊玩,難道是瞞著家裡人去了南詔?若果真如此,你一個姑孃家冒然去那等遠僻慌亂之地,平白令人擔心,當真是個不懂事的,你還不快些對陛下說實話。”

慕容嫿雖性子率直,可也並不傻,她從小在侯門裡長大,朝堂險惡也是自小看到大的,深知帝王對曾手握兵權的外戚最是忌諱,她此時回答稍有不慎,便是給自家姐姐和柳家招禍。她平靜地起身,回道:“陛下,皇後,臣女的確是去了南詔,並非臣女有意隱瞞行蹤,而是怕令雙親和皇後姐姐擔憂。再說臣女此行並非是為了國事,乃是為了私事,是才未驚擾旁人。”

皇帝捏著茶蓋掃了掃茶盅上的浮沫,頭也不抬地問道:“是何私事?說來聽聽。”

慕容嫿剛想開口說是因手帕之交,陪著蘇若去南詔尋夫,不想蘇若搶在她前頭笑吟吟地說道:“既然慕容二姑娘不好意思說,不如就由臣婦來說了。不敢欺瞞陛下皇後,慕容二姑娘此番去南詔是為了追隨她的心上人,此人正是我家的車伕,名叫折倫。他本是西羌人,因戰亂和幼妹流落都城為奴,碰巧被我買了回來。”

此話一出,滿堂震驚,皇後更是吃驚不已:“小妹,這是什麼時候的事,怎從未聽你說過。”

皇帝顯然有了興致:“區區一個車伕,不知是何方神聖,竟能令昔日馳騁沙場的平西將軍動心。蘇夫人,不如將此人帶來見朕。”

蘇若躬身道:“陛下,折倫就在宮門外候著,隨時聽候吩咐。”

柳暮江看著蘇若,掩飾著眼中對她的激賞。自家娘子果然聰慧過人,慕容嫿再有本事,也是個雲英未嫁的女子,再冇有比少女懷春與人私奔的戲碼更令人津津樂道的了。如此一來,便將陛下的心思從猜疑外戚轉到了親家秘辛上,頂多是一件門不當戶不對的小兒女胡鬨之事罷了,最終大事化小,小事化了。

折倫還冇宣進來,皇後先繃起了臉:“嫿兒,你簡直是胡鬨,揹著父母與外男私定終身,還是一個卑賤的家奴。”

慕容嫿也咂摸明白了蘇若的七巧玲瓏心,更何況她本也對摺倫有意,便假戲真做地委屈起來:“皇後姐姐在我笄禮當天,當著全都城豪門勳貴的麵,許了我下至平民上至王侯,隻要是我看中的,定然為我做主的話,怎麼而今就不做數了。姐姐貴為皇後,怎可如此出爾反爾。”

皇後慕容嬛假意氣極,佯怒道:“嫿兒,你這是在宮裡,不可如在家裡那般放肆。”

皇帝安撫地拍了拍皇後的手,麵上露出寬厚的笑意:“皇後莫氣,既然是慕容二姑娘認定的人,不妨看看再說。”又轉頭對慕容嫿說道,“你姐姐這段時日操勞後宮之事,甚是勞心勞力,你不可再頂撞她。”

正說著,隻見折倫已被內侍帶了進來,他雖隻是個馬奴,乍進這金碧輝煌的殿宇,麵見世上至高無上的帝後,卻麵色平靜,毫無怯懦驚懼之色,大步走入正殿,單膝下跪,左拳放於胸前,行禮道:“草民——西羌折倫叩見陛下皇後。”

皇帝和皇後都好奇地審視著麵前的馬奴,見他雖是粗衣布履,卻身材高大,儀表不凡,這通身的氣度絕非一個平民之家能養出來的,皇後問道:“慕容嫿說你是她的心上人,她這次私自離開都城前往南詔也是為了去尋你,她所說的可都是真話。”

折倫的臉龐有些泛紅,看了一眼慕容嫿說道:“懇請皇後莫要責怪慕容姑娘,是草民不知天高地厚對慕容姑娘一見傾心。況且早在兩年前,慕容姑娘為平西將軍之時,率領大軍平叛西羌逆臣元穆之亂,曾對我有救命之恩。早在那時,草民心裡便有了慕容姑娘。”

慕容嫿疾步走到折倫麵前:“兩年前?你我不是一年前在侯府初識的嗎?怎會是在西羌?”

折倫深棕色的眸子看著慕容嫿,無限溫柔:“我本是西羌先王第二十一個兒子。兩年前,你率軍勢如破竹攻入西羌王宮,那時逆賊元穆雖已是窮途末路,卻愈發瘋狂殘暴。他帶著叛軍在宮中大開殺戒,誓要殺儘西羌王族之人給他們陪葬。安息軍殺入內宮之時,已是血流成河,西羌王、王妃、王子公主一共三十餘人皆喪命於屠刀之下。而我因生母失愛於西羌王,自小與母親在冷宮長大,本以為能躲過這場災禍苟活下去。冇想到元穆殺紅了眼,竟然連冷宮裡的可憐人都不放過,母親為了護著我逃走也被叛軍殺害,我也很快被叛軍追上,眼看就要慘死當場。就在此時,平西將軍如神兵天降,橫刀立馬將欲要行凶的叛軍斬於馬下,救了我的性命。”

提起那段慘烈的往事,折倫閉了閉眼:“平定叛亂後,我在西羌王宮已無親人,便帶著一個自小侍奉我和母親的小宮女離開王宮,想要去瀘州。我母親本是大燕瀘州人,聽說那裡還有孃家人在,我便想去投奔。冇想到,路上被我認作義妹的小宮女得了重病,我身無分文,隻得賣身為奴,換些碎銀給她看病,後來我們被人牙帶到了都城,被蘇夫人買了下來。她治好了我義妹的病,對下人很是寬厚,我們兄妹終於有了一個安穩的住處。我便給蘇夫人駕車護院,隻想著忠心侍奉主人,用後半輩子報答主人的恩德。再後來,我隨著主人去永平侯府給慕容姑娘送釵,終於又見到了在西羌王宮的救命恩人,隻是你早已不記得我了。慕容姑娘笄禮後,便與主人經常往來,我時常伴在左右,本就對慕容姑娘有仰慕之心,日子久了,便生出了情愫。”

此時慕容嫿眉眼低垂,柔聲說道:“原來如此。”她眼中浮現出決斷之色,猶如在戰場上背水一戰般堅毅果決,“陛下、皇後,臣女也心悅折倫。幾個月前,蘇夫人擔憂南詔有變,要去尋柳大人,折倫自要護衛左右。我心裡舍不下與折倫分離,便也悄悄跟了去。折倫雖因家國變故,賣身為奴,卻是個難得的忠勇之人,求陛下、皇後莫要以世俗眼光看低了他,允了我與他的婚事吧。”說完,雙膝下跪,與折倫並肩而跪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