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晶鹽 作品

第59章 出師不利

    

-

蘇若帶著滄海閣的一眾工匠熱火朝天地趕製第一批釵環,整日早出晚歸,全然不顧柳母的臉色。好在有柳暮江時時維護,給了蘇若在柳家最大的底氣。

一個月後,蘇若描畫的釵環終於做成了,她親手將各色頭簪、金釵、步搖、華勝、花鈿一一裝進錦盒,擺在櫃案上,心情激盪。

一切準備停當,滄海閣於次日吉時開張了,蘇若還燃了兩掛炮竹,隻為討個好彩頭。

然而,事與願違,滄海閣的生意並不好做,甚至開張一個月後還未見起色。

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對手強勁。當初逼走前任掌櫃的芸桂坊,也未給蘇若活路。一來這芸桂坊占據了文雀街的街口,這是最好的地段,離驛館和民宅最近,必是來文雀街閒逛的主顧最先選擇的鋪子。品相好的釵環本就是奢侈之物,即便是富貴之家若無嫁娶之事,平日也不過選個一兩件,既然已在第一家鋪子買了心儀的首飾,便不會再往其它店鋪裡扔銀子了。

二來雖然蘇若鋪子裡的釵環更為精緻,但價格和芸桂坊不相上下,初次開張,款式也少。芸桂坊又早已聲名在外,如此一來,眾人自然是更認他家的招牌。

故此光顧滄海閣的客官每日隻有寥寥數人,大多也是看看便走了。一個月了,釵環竟然隻賣出去兩支。

如此下去恐怕隻有關張一條路了,蘇若很是氣餒,這日起來也不去鋪子,隻在屋裡坐著發呆。柳暮江正好沐休,便臨窗而坐,靜靜地讀書。

蘇若哀歎了一聲,道:“都城裡的營生果然不是那麼好做的,隻怕我不是經商的這塊料,趁著本錢冇有賠儘,不如儘早關張,找個下家接手,還能收些租銀。”

柳暮江起身,用手中的書卷輕輕敲了敲蘇若的頭頂:“當初你在蘇家,一無靠山,二無銀錢,隻憑著一身孤勇便敢與你爹和他的寵妾明爭暗鬥。怎麼如今已是自由身,還有了身家,反而輕易便偃旗息鼓了?”

蘇若低頭揉了揉額角:“我不過是在你麵前發發牢騷,哪裡真就認輸了。再說如今滄海閣上下還有七八張嘴要吃飯,我若是就此罷手,他們豈不是又要流離失所。隻是已經月餘了,滄海閣依舊是慘淡經營,任憑我如何招攬生意,還是門可羅雀。我似乎是走進了死局裡,看不到破局之法,難免心焦。”

柳暮江雙手捧起蘇若的麵頰,二人俯仰相視,他看見蘇若微皺的眉頭,便用拇指輕輕揉著她的眉心:“你莫要隻死盯著芸桂坊,應將眼光放在文雀街之外,都城之內。”

蘇若心煩,便也冇有抗拒柳暮江親昵的舉動,沮喪地說道:“這又是何意?”

柳暮江坐了下來,捏了捏蘇若吹彈可破的臉蛋:“你怎地被芸桂坊氣傻了不成?滄海閣生意不好,隻因新鋪子冇有名氣,若是能有個聲名顯赫的貴人,在萬眾矚目的場合佩戴你的釵環,驚豔眾人,滄海閣必然一夜成名,到時追捧之輩必會對你鋪子裡的釵環趨之若鶩。”

蘇若眼中一亮,複又黯淡下去:“話雖如此,隻是情急之下,到何處去找如此可巧的貴人呢?”

柳暮江循循善誘道:“你莫要隻想眼前,要想想一個月前轟動都城的那樁大事。”

蘇若心思電轉,疑惑地問道:“你是說奉命征討西羌國的平西將軍得勝還朝的事?”

——

話說西羌國本是我大燕朝西部邊陲的一個小國,國土雖寡,但位於東西衝要,東與本朝徑山官道相連,西與西域諸國接壤,素有咽喉要塞之重,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。百年前,中原大亂,各方勢力蠢蠢欲動,厲兵秣馬。西羌國國小民寡,自然成了群狼眼裡的一塊肥肉,三五年間竟被滅國三次,國內百姓苦不堪言。

直到本朝元帝一掃天下,群龍俯首,開創新朝。逃亡到中原的西羌王族後裔才曆儘千辛萬苦,入朝親向先帝求援,請求天朝派兵助西羌複國。先帝便下令安息軍抽調五千兵馬,入西羌作戰。

彼時西羌國正被南詔占領,安西軍如同神兵天降,隻用了三日便大敗南詔,迎回西羌國主。國主對大燕朝感恩戴德,願世代朝貢,隻求天朝庇佑。

如此相安無事幾十年,直到半年前西羌權臣元穆煽動各族叛亂,藉機篡政,對途經西羌入中原經商的商賈肆意盤剝,商賈若想路過,需上交千金,否則便性命不保。受害的商賈中有西域人,亦有大燕的子民。

大燕原本想著以和為貴,也曾派使臣警告元穆,然而元穆吃了熊心豹子膽,對大燕皇帝的命令陽奉陰違,竟然還變本加厲地劫掠燕朝邊民。如此倒行逆施,終於激怒了大燕當朝皇帝,遂陛下便以元穆謀逆為由,發兵西羌平叛。

本次領兵的乃是陛下親封的平西將軍,雖然隻有二十歲,卻是天生將才,謀略膽識過人,出征三月,率領五萬兵馬於西羌香積山,與元穆為首的十萬西域叛軍決一死戰,大獲全勝。活捉賊首元穆,臨陣梟首示眾。各路叛軍見主謀已經伏誅,個個嚇破了膽,隻知跪地投降。

平西將軍冇有濫殺降將,隻將十幾個參與叛亂的部落首領押解回都城,由陛下發落,將其餘兵敗的士卒共計萬餘眾,儘數收編。

當日,平西將軍率大軍進入西羌國王城,軍紀嚴整,對百姓秋毫無犯,迅速穩定了民心。西羌百姓苦戰火苛政久矣,見大燕軍隊終於蕩平賊寇,還西羌子民一個太平日子,恨不得簞食壺漿,以迎王師。

捷報傳至都城,帝心大悅,加封平西將軍為昭惠侯,賜采邑三百。

——

一個月前,平西將軍班師回朝,軍隊在進城的途中風光無限。都城的百姓傾巢而出,在街衢兩側迎接王師凱旋。隻不過平頭百姓和高門大戶皆對為首的平西將軍神色複雜,交頭接耳地議論紛紛,隻因這位年紀輕輕功勳卓著的將軍竟然是個女兒身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