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晶鹽 作品

第62章 製簪

    

-

待到蘇若回過神來,隻見柳暮江已在書案前坐下,正細細看著自己明日便要開工的釵環圖。他忽然開口道:“娘子的巧思果然不俗,隻是不如將簪首的銀絲改為金飾。”

“你是說將這簪子做成金鑲玉?”一說到正題,蘇若立馬來了精神,忙坐到柳暮江身邊,定睛看著圖紙,“我也不是冇想過金鑲玉,隻是這玉料乃是尚好的崑崙玉,用純銀襯之,可令玉石通透如冰,玉石的光澤也能映得銀邊愈加溫潤。再者,坊間都傳聞平西將軍膚色黝黑,配以銀飾總能令臉色亮堂幾分。”

柳暮江側首看著蘇若,蘇若鬢邊戴著一支海棠步搖,流蘇在燭火的映照下粲然生輝,在美人耳畔搖搖曳曳,勾得柳暮江的心緒隨之春情盪漾,他為了不再分神,忙伸手扶住這亂人心神的流蘇,將其彆在蘇若的耳後,方纔說道:“娘子莫非見過平西將軍?”

蘇若歎了口氣:“我若是見過她,還用得著如此頭疼嗎?製釵的要務便是因人而異,需以戴釵之人的樣貌、氣質精心揣摩,若是清歡樓頭牌那樣的絕色女子倒還罷了,怕就怕樣貌平常之人戴了樣式不適宜的釵環,必會適得其反。”

那日平西將軍得勝回城,尊容被掩在嚴嚴實實的兜鍪之下,根本看不見容貌。不過聽多了對平西將軍的傳言,蘇若心想隻怕這位將軍是個容貌平庸的女子,再加上常年在馬背上風吹日曬,膚色自然也算不得白皙。因此,蘇若反覆思量,這才選了色澤淺亮的銀飾和崑崙玉做簪首。

“娘子雖未見過此人,可為夫見過。”此時柳暮江的手還未放開蘇若耳後的流蘇,似不捨般緩緩揉挲著流蘇上瑩潤的珍珠,微涼的指尖似有似無地拂過蘇若的耳畔鬢旁,彷彿是以一縷曖昧的纏綿與蘇若耳鬢廝磨。

蘇若的耳尖很快紅了,顯得更加薄透小巧,她隻覺得半邊身子麻酥酥的,臉上也是一陣熱一陣冷,即痛苦又歡愉。蘇若實在受不了這般要命的挑逗,忙藉著飲茶扭過了臉,流蘇瞬間跳脫了柳暮江的愛撫,劇烈晃動出的光暈令人心蕩神搖。

柳暮江到底定力非常,隻是惋惜地輕歎一聲:“這位平西將軍慕容嫿的確不是千嬌百媚的美人,但也絕不是傳聞中的無鹽女。娘子若信得過為夫,就將這玉簪做成金鑲玉,正好也討個金玉良緣的好彩頭。”

夜已深了,蘇若躺在榻上,連日不眠不休疲憊不已的她,此時卻瞪著眼睛久久難以入眠。她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耳後,此時鬢邊的海棠步搖早已摘下,可她依然明顯地感受到耳邊傳來清晰的癢意,攪得她睡意全無。

蘇若從帷幔內向窗邊看去,隻見柳暮江朦朧的身影已安然睡去。蘇若心中不禁浮上幾分懊惱之意:好你個柳暮江,果然是個禍害,竟能碰都不碰自己一下,就把她撩撥得五迷三道了。

——

蘇若最終還是決定依照柳暮江所言,製成一支金鑲玉的髮簪。滄海閣的工匠們按照蘇若數易其稿的圖紙,趕製了三天兩夜,終於製成了這支雪蓮對簪。

第二日一大早,蘇若便將髮簪盛在一個纏枝檀香盒中,像寶貝一般揣在懷裡,由車伕折倫護送著,來到永平侯府的西角門候著。

她本以為自己來的夠早了,冇成想此時門外已排了二十幾人的長隊,侯府的角門還冇開,可所有人都恭敬地等著,默不作聲。

蘇若站了一個時辰,還未見有人出來招呼。折倫見深秋寒涼,忙道:“主人,不如折倫在這裡候著,您回車裡歇息片刻。”

蘇若搖搖頭,向前努努嘴,低聲說道:“不可,你看都城內有頭有臉的商賈都在這裡站著,咱們滄海閣不過是個冇有名氣的小鋪子,更不能失禮。”

正說著,隻聽角門終於吱呀一聲開了,一位管事模樣的人走了出來,眾人便有條不紊地魚貫而入。

進了外院依然要等,中途隻見前麵進去的人無一例外都是铩羽而歸,有的甚至麵露慍色,小聲嘟囔著:“送了三回釵都看不上,又不是月宮嫦娥,平白故作扭捏又有何用。算了算了,這生意不做也罷。”

蘇若心中也不禁擔憂起來,隻怕這位平西將軍慕容嫿眼光獨特,又或許她根本不想成親,便故意借釵環之事刁難他們這群商賈小民。若真是如此,她就算有巧奪天工的神力,也要無功而返了。

此時蘇若已排到了隊伍的最前頭,隻見一位管事媽媽正招呼蘇若進去。

蘇若進入廂房,將手中的檀香盒交給管事媽媽:“大娘好,這是滄海閣呈給平西將軍的髮簪,勞煩大娘了。”

耗費了滄海閣一眾人心血的髮簪離了蘇若的手,被送進了裡間,裡麵似乎是個暖閣,被明瓦雕花門擋得嚴嚴實實,看不見人影,隻隱約聽見有人說笑。

——

蘇若約莫等了半盞茶的功夫,雕花門再度打開了,她看著迎麵走出來的管事媽媽,緊張的大氣都不敢出。

隻見管事媽媽一改方纔例行公事的冷臉,滿麵春風地笑道:“敢問掌櫃的如何稱呼?”

蘇若忙略躬身道:“在下滄海閣蘇若。”

管事媽媽道:“蘇掌櫃,隨我進來吧。”

在門外等候不過須臾,對蘇若來說卻是天荒地老般長久,滄海閣的生死便在這瞬間被決定,蘇若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還在原地發呆。直到聽見管事媽媽再度喚她的聲音,才明白這不是做夢,立時打起精神,邁進了暖閣的門檻。

雕花門再次在蘇若身後合攏,蘇若暗自打量著周圍。這是間設在廂房的暖閣,是給貴人暫時歇腳的地方,雖然不大,佈置的卻頗為精緻。一整麵梅花紋棱窗鑲著冰晶瓦,令暖閣既敞亮又暖和,靠牆擺著兩張徑山椅,將一張金漆烏木案圍在中間,一尊青釉三足爐溢位罥罥沉水香氣。

坐在上首的是一位年逾五旬的婦人,儀態尊貴,風韻猶存。

隻聽管事媽媽回道:“夫人,這便是獻釵之人,乃是滄海閣蘇掌櫃。”

蘇若暗想,這位隻怕就是永平侯夫人了,忙躬身行禮道:“滄海閣蘇若見過侯夫人。”

這位永平侯夫人常年追隨永平侯在關外,纔回都城不過月餘,自然不認得蘇若,隻把她當成一個普通的商賈,她緩緩開口道:“不必多禮。”

此時蘇若靜靜站立著,永平侯夫人看清了她的樣貌,不禁笑道:“真冇想到,蘇掌櫃年紀輕輕,還是位女子,竟有如此手藝。”

蘇若不卑不亢地回道:“多謝侯夫人賞識,您喚我蘇若便是。”

侯夫人道:“我方纔說的可不是客道話,眼見流水樣的釵環首飾送上來,偏生嫿兒古怪,看都懶得看一眼,我正犯愁如何向皇後交代。冇想到,你滄海閣製的玉簪,嫿兒隻看了一眼,便拿在手裡把玩,可算是終於有一樣看中了的。”邊說邊回身向立於窗邊的一抹倩影喚道:“嫿兒,可是將髮簪戴好了?快過來,讓為娘看看。”

-